南明随笔|电影的力量
电影的力量
文/魏智渊
十二岁那年,看露天电影。一个悲伤的故事。麦场上,人山人海。渐渐地,故事席卷了我,周围的人声渐渐隐去了,偌大的世界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。眼泪在黑夜中不停地流淌,似乎永远也流不完……
但是电影很快完了,在一片呼儿唤女的狼藉中,麦场上渐渐空了,只有收拾银幕的工作人员的烟头,明明灭灭。我的心也仿佛被掏空了,失魂落魄地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然后,神奇的事发生了。我的心似乎一点点变得轻松起来,仿佛压抑了许久的东西,随着泪水被留在了麦场。而周围的一切,忽然从这夜里立体地浮现出来:我注意到了秋夜皎洁清冷的月亮,清新如斯,仿佛生平第一次看到。路边麦秸上的清霜,青草上泛着的细微的白光,蟋蟀们自在的鸣唱,被惊到的夜鸟展翅穿过树叶的声音,一下子全部清晰起来。
我的脚步变得轻快起来,甚至禁不住轻轻地吟起歌来。虽然我千百次地走过这条路,但这个夜晚,我仿佛第一次踏入。或者说,从一个世界,忽然地踏入了另一个世界。回到家里,轻轻推门进去,我已经不知不觉地愉快起来。我想,母亲一定不知道,三个小时前,她的儿子出门了,但是现在回来的,其实是另一个人,一个完整崭新的人。
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。那时候还不知道“卡塔西斯”(净化)。
1
显然,电影自此构成了我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露天电影,到室内的电影院,再穿过八十年代的录像厅,接下来是VCD和DVD,是看盗版光碟的日子。最后,直到网上追电影。我想,看过的电影,总该数以千计吧?
这几本书中的许多电影,都深刻地影响过我。
对我来说,政治学的启蒙,是从《飞越疯人院》、《浪潮》、《楚门的世界》、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,尤其是《十二怒汉》开始的。一桩普通的案件,一场逐渐走向成熟的对话,一次关于民主与责任的出色实践,整体地、丰富地,又尖锐地刺激着我。电影也是极好的提问者,《拯救大兵瑞恩》中,冒着牺牲一组士兵去救一个人是否值得?这一个小小的问题,有时候需要穿越整部伦理史去回答。更多的时候,是没有答案的,就像《死亡诗社》,它只是把问题提供给你,这个问题如何回答,曾在我的朋友们中间引发了巨大的争论。
从事教育以后,无论是做老师还是做研究者,电影都是我理解孩子,理解人性,理解世界以及理解自我的重要来源。《自闭历程》、《心理捕手》、《蒙娜丽莎的微笑》、《地球上的星星》、《叫我第一名》、《海上钢琴师》、《早熟》、《回归》、《十七岁的单车》、《国王的演讲》……有时候,甚至一部电影,就仿佛一部教育学,这毫不夸张!像《放牛班的春天》、《生命因你而动听》就当之无愧。我从中所受到的教益,比从大多数厚厚的教育专著中要多得多。
我在电影里欢笑、哭泣或沉默。
我喜欢岩井俊二的《情书》与《花与艾丽斯》,也震颤于他的《燕尾蝶》和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》。我喜欢《大鱼》中丰富绚烂的想象力,也沉醉于《美丽人生》中的人性温暖,偶尔,还会在《天堂电影院》里念会儿旧。
更重要的是,电影是有力量的,这力量,可能比想象中都更加深远。
这不仅仅是指类似《辛德勒的名单》这样的电影所发挥的道德力量,或者《勇敢的心》之类的电影所激发的勇气,更是指它对你的整体生命的摧枯拉朽般的冲击。例如作为隐喻的《魔戒》三部曲,显现人的自由、尊严与勇敢的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都看过数遍,尤其是在人生艰难的时候。另一种不同于西方式的勇气,则来自东方电影。例如《七武士》、《黄昏清兵卫》,显示了另一种东方式的清洁与坚忍。《甘地传》对我也影响很深,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,成了一个甘地主义者。
电影还是一面“存在之镜”。《盗梦空间》,尤其是《黑客帝国》对现实世界的意味深长的隐喻常常令我震惊,尤其是后者,似乎就是一本深厚的哲学作品。而很长时间,我对《大话西游》爱不释手。或许,人到中年才真正地看懂了它,像狗一样承担起了自己的命运。
那些认为“电影是假的”的人,是不懂电影,尤其不懂好电影的。重构现实对人类来说,是本质性的存在方式,套用一句名言“小说比历史更真实”,似乎也可以说,在一定程度上,“电影比生活更真实”,它让被日常琐碎遮蔽的本质世界显露出来,从而引起了我们灵魂深处的震撼。
2
我女儿读中学时,曾有过一段艰难的时光。
那时候,我陪她的方式之一,就是看电影,《魔戒》三部曲长达十多个小时,也默默地看完了,我相信电影的力量。
今天是一个网络时代,世界变化太快了,麦场上看露天电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现在的孩子,也不会再在秋夜去走那长长的路,去看皎洁的月亮,以及听蟋蟀充满存在主义气息的鸣唱。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”,好在它确实提供了海量的资源,让人类更具有可能性,坏在它不是秩序化的,而是像海啸一样扑天盖地而来,许多孩子的灵魂被撕得粉碎。再加上应试教育的盛行,一个朝向自由与尊严的孩子似乎不见了,我们看到的,是一种奇异的碎片化生存,灵魂缺乏足够的磁铁将之整合起来。
电影业空前发达,亿元票房稀松平常,动辄突破十亿。孩子们似乎越来越不关心故事,那是编织灵魂的经纬线。大家关心的,是演员的“颜值”,是3D的视觉效果,是一切能够刺激感官的东西。当《速度与激情》火到了第七集,谁还有耐心重温《天堂电影院》?
2009年,南明教育(原新教育研究中心)创立了南明教育网络师范学院(当时名为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),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者研习经典,切磋教育。两年后,又成立了“网师电影院”,一批电影爱好者,以每两周一部的速度,从海量的电影资源中,不断地淘出适合教师和孩子的作品,并进行深入的讨论。这些电影不仅润泽了老师们的生活,其中相当一部分,还被他们推荐给自己的学生,影响日益深远。王云(网名西门小醉)和我分别担任过网师电影院的“经理”,最终,这根接力棒被长时间地交到了本书的编著者王晓琳(网名淡墨轻轻影)手中。在她的主持下,网师电影院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下来,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。
如今,王晓琳老师将这几年的成果用心加以梳理,分为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部著作,可谓善莫大焉。
因为,在这个影视时代,电影应该被引进家庭教育,甚至学校教育之中,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。如果我们不能把那些美好的经典筛选出来,让它们成为孩子们的精神营养,在孩子们的生命中持久地发挥力量,那么,他们很容易简单地被票房电影所吸引,在“速度”与“激情”的撕扯下不断地成为碎片。
功利主义与感官主义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,家长和老师们,经常地,陪孩子看部精心挑选的电影吧!沿着这些影像走过去,以此为路标再进入更多的影像,生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变得深邃和丰盈起来的。
这是一种积极而主动的相互书写,或许,孩子的一生,将因这些电影的润泽而变得有些不同,或很大的不同。
是为序。
魏智渊
2015年6月18日星期四于新乡